滅除心闇曼殊意光論(學習問答360則)

學習問答三百六十則滅除心暗曼殊意光論

絳巴妥默(郭和卿譯師)著


絳巴妥默所修五部中第四部

第一章

   開宗明義、菩提道次第論著、師承等問題(問題 1 ∼ 9)
   依止善知識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10 ∼ 38)
   關於修與未修間及二種修法要義(問題 39∼ 41)
   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中於有暇身勸受心要門中所出問題(問題 42 ∼ 44)
   正取心要(攝三士道)共下士道中念死他無常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 45 ∼ 54)
   與下士共道中思惡趣苦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 55 ∼ 59)
   與下士共道中皈依三寶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 60 ∼ 66)
   與下士共道中深信業果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 67 ∼ 78)
   與中士共道中即細分出離心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 79 ∼ 97)

第二章

   上士道修心之道次第,即示菩提心修要門中所出問題(問題 98 ∼ 104)
   七因果教授修菩提心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 105 ∼ 131)
   自他相換生起菩提心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 132 ∼ 144)
   以發心規則受法科目中所出問題(問題 145 ∼ 148)
   發心已於學處須修之相科目中所出問題(問題 149)
   方便與智慧隨學其一不能成佛所有問題(問題 150 ∼ 159)
   於菩薩學初求學及受菩薩戒程序、菩薩應行應斷綱要所有問題(問題 160 ∼ 161)
   學行六度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 162 ∼ 197)
   學行四攝成熟他有情科中所出問題(問題 198 ∼ 199)

第三章

   止觀修法即示後二度禪定於智慧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200 ∼212)
   修止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213 ∼215)
   修止法門中離五過修八對治所出問題(問題 216 ∼ 222)
   修止法門中九住心、六力、四作意、成止之量所有問題(問題 223 ∼ 230)
   修觀法門中所出問題(問題231 ∼235)
   修觀法門中明抉擇見目中明染污無明科中問題(問題 236 ∼ 249)
   修觀法門中明抉擇見目中尋求無我見科中問題(問題 250 ∼ 284)
   修觀法門中建立世俗、勝義二諦科中問題(問題 285 ∼310)
   修觀法門中正修觀法科中所出問題(問題 311 ∼ 339)
   修觀法門中成觀之量科中所出問題(問題 340 ∼344)

第四章

  密乘無上瑜伽法門中所出少量問題(問題 345)

  「問題三四六∼三六○略」


  曩謨曼殊廓喀雅

  何故造此論須先敬禮文殊?以此論依所聞師教,由自問自答之門,提要思維,如理抉擇,引生決定,乃思慧所攝。至尊文殊為智慧之主尊,故先禮文殊,以求加持,生起思慧。然則一切法門必須聞思而後修耶?當答:正應先須聞思而後修,否則為盲修瞎煉。若修時內心疑問叢生,則所修之法與能修之心必不相合,難生功用。彌勒所著經莊嚴論說:「由聞而後思,由思方生淨修之功德。」謂由聞所成慧,煉磨深思,而後有思所成慧,由此決定起行,而後有修所成慧。菩提道次第中亦說:「須於兼賅大小,圓融顯密之心要法(即菩提道次第),聞思修並重,以所聞為所思,以所思為所修,否則,無成佛圓滿迅速之道。」特別是恩師常開示說:「對於所聞一一法門,應作自問自答,抉擇其要義,引生決定知,然後依所聞思抉擇之法,與心相合而修,方能成義。」尤以空見,若未經聞思而修,則修時合體與否?如量與否?均不自知。應知所謂空見之見者,即謂出聞思抉擇後,所得決定知,此乃慧之一分,即所謂見。特是應成派正見,無論顯密,若無此見,不獲佛果。故本論中,關於中觀,問題詳開,所佔篇幅為數過半,蓋不經廣泛思擇,不能把握應成派中觀之見也。由此依寂靜地而修,得大通達,即稱修所成慧。於此宗喀巴大師亦說:「應依所聞,而後依理智抉擇思維,最後乃依淨地而專修。」以此學習問答三百六十則滅除心闇曼殊意光論之作,聊補思之一環,亦為進修而作也。

  於學習大乘速速成佛正道明燈頌自釋師佛密意莊嚴論中,自所發現問題,自作答案,從第一章起至第四章止,其中所出問題共三百六十則。為熟習透知故,先列問題,後集答案。如是於一一法門中,所出問題經自測驗,已解問題,一見之下,不閱答案自亦能答,其未解者,自知其難,始參答案。如是易熟,影響特深,而可獲事半功倍之效也。


學習第一章下中兩士道修心之次第亦即是粗細二分出離心修要中所出問題如下:

 本論(明燈頌釋)開宗明義及有關菩提道次第所出問題如下:

  Q1:速速成佛之意,應如何解釋?
  Q2:云何謂為完整無倒,全圓道理?
  Q3:於是濁慧減之時機,修學之教授方式,是否應隨時機,有所變通?
  Q4:原有阿底俠尊者菩提道炬論,此一教授,從仲敦巴以來,師師相承,無謬無餘,傳至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以此論而造菩提道次第論,何以宗喀巴大師論著,為諸大德贊為空前論著?
  Q5:師承有何關係?
  Q6:應如何分析菩提道次第之師承關鍵?
  Q7:明燈頌及自釋(簡稱)有何特點?
  Q8:於菩提道次第道之數目及次第,應如何生起決定?
  Q9:應如何理解一切經教互不相違之理?


 依止善知識法門中所提出問題如下:

  Q10:云何依止善知識為如道之根本?
 Q11:何為清靜之供?
  Q12:何為諸修之首?
  Q13:何以須觀顯資良田?
  Q14:依何種資田,修積福懺淨,能迅速積集二資糧?
  Q15:宗喀巴大師問本尊文殊菩薩,如何速得成就?文殊菩薩示以「勤於三法,能速得通達。」此三法為何種?
  Q16:末世積資因緣少,積罪因緣多,宜多修何法?
  Q17:何以不但觀真言尊,須觀智慧尊?
  Q18:有說七支(供養等)乃未證空性前,初業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Q19:供「曼遮」(即壇供)有何重要意義?
  Q20:佛轉正法輪,必須勸請嗎?
  Q21:依了義說,佛無涅槃,法不衰毀,依不了義,而示涅槃。何以諸佛菩薩,諸大德須示涅槃方應機?何以當勸請勿速示涅槃?
  Q22:迴向與發願有何差別?何為善迴向與不善迴向?
  Q23:「栽椿啟請」(認定一地好釘椿之意)何以加持最大?
  Q24:經中說:供師一毛孔功德,比供無量諸佛菩薩的福德,尤為超勝,是何緣故?
  Q25:宗喀佛造菩提道次第祈禱求加頌中,首句即「萬德之本具恩師」,其理安在?
  Q26:不依止及不如法依止之過患,大者約有八種,而皆由輕師,或使師亂意惱怒而生,金剛乘戒十四根本罪,亦列輕師罪為第一,此為何故?
  Q27:攝要而言,弟子對師當如何觀法?頗公開示修菩提道次第法門中,有二鐵門欄,不易越過,此二鐵門欄為何者?
  Q28:依不善知識及惡友,令所積福德功德損壞,生種種不願發生事,應斷絕此輩,然而何為惡友?
  Q29:可觀上師即佛之理,應如何觀法?
  Q30:應視師如佛,許多行者都知道,且口頭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視為真佛之主要障礙為何?應以何法淨治?
  Q31:上師即佛有何經教明文作證?
  Q32:吾人每以百數之中,自有一二乃金剛大持所化現者,凡所遇諸師,寧即金剛持所化現麼?
  Q33:對於法源諸師,是否亦應如現依上師,觀其功德而生敬?
  Q34:由於見師乃凡俗相,或見如此這般過失,尚不易認師為佛,應以何法淨治?
  Q35:如已對師生信,尚未生十分恭敬,應以何法生此敬心?
  Q36:知念恩如上所舉分四,但應如何念法?
  Q37:依師「加行依止法」究為何種?
  Q38:三種加行依止法,應如何理解?
  Q39:修時攝加行、正行、完結行三段,在此三段中,由應注意之點(可例推其餘法門)為何者?
  Q40:未修間(此以依師法門如例,然可推餘法門)應如何作法?
  Q41:任何修法,均有二種修法,即「皆貢」(觀察修法),與「覺貢」(決斷修法,或說專注修法),此二種修法,如何理解,有何要義?


 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分二段中第一段於有暇心勸受心要門中所出問題如下:

  Q42:吾人具暇滿人身,有何種意義?
  Q43:暇滿人身,如何知其難得?
  Q44:既知難得,得已且具大意之暇滿人身,今既獲得,應如何作取捨?

 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分二段正取心要(攝三士道)於下士共道中念死無常法門問題如下:

  Q45:修不清靜,心不入道,症結安在?以何對治?
  Q46:觀其人入道與否?以能否捨其現世為衡量,此為上師教授,應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Q47:法與非法之差別,以何為量?
  Q48:法之深淺,關係於學法之人,此一上師教授,應如何理解?
  Q49:不修念死之過患,與修念死之勝利,各有何種?
  Q50:由何而決知定死之義?及此中心要?
  Q51:由何而決知死期無定?及此中心要?
  Q52:由何而決之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及此中心要?
  Q53:修死無常法中,為菩提道次第所無,乃上師口授要訣,乃根據經教而來,易使心感動之一法為何者?其內容為如何?
  Q54:曾學法多年,年過花甲,不須勸教(多數是如此),知死之將至,並知備死,唯速修正法,但大半手忙腳亂,多不如理,應如何為正?

 與下士共道中思惡趣苦法門中所出問題如下:

  Q55:由何而知定入惡趣?怎樣才能斷生惡趣苦因?
  Q56:地獄之苦,何故那般長永劇烈?
  Q57:有說地獄境,為各各有情,由自業力變現虛妄境界,是否應理?
  Q58:吾人於三惡趣,長存如隔岸觀火之心,其故安在?應如何諦思使此心入道?
  Q59:為修解脫生死苦之出離心,為何應先修遠離三惡趣苦之出離心?

 與下士共道中皈依三寶法門中所出問題:

  Q60:皈依清靜與否,以何因而定?
  Q61:應可皈依處,須具如何德相?
  Q62:由知何種使心感動,令皈依真切而有力?
  Q63:皈依有何種勝利?因何而有如是廣大勝利?
  Q64:以何判別內、外道?
  Q65:何謂真實皈依?
  Q66:應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條,如法而得清靜?


 與下士共道中深信業果法門中所出問題如下:

  Q67:怖畏三途苦,知三寶功能,一心希求救護,為此已於三寶之救護下,其真能離三途之法為何者?
  Q68:上師教授說:業果為正法之首,其故安在?
  Q69:業果法門:業決定、業增長、此二理趣,較空性尤難通達,由於業果關係,非眼所親見,橫遍世間,豎歷永劫,當依何法而思修?
  Q70:業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應如何思修而作決定?
  Q71:有疑業若常住,則犯過,應如何決疑?
  Q72:有謂佛慧不他求,謂自心清淨即是佛;或說:「我修無上勝慧,不思善不思惡,但觀本來面目,煩惱自滅;如物瀋水,如水自澄清」等語。以業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觀之,應如何理解?
  Q73:如上知業決定增長,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當先於業果之理如何生起決定,而作取捨?
  Q74:十黑業道中之邪見,不外斷常二見。然斷常二見共有多門,應如何差別其輕重?
  Q75:於具力之四種業門,何以應有認識?
  Q76:何以宗喀巴大師甚贊具八種殊勝功德之異熟身?
  Q77:對於黑白業果,若有如上種種認識,則於懺淨,及防止以後復作,更加註意。然懺悔有多門,以何種為最圓滿?
  Q78:由修下士共道法門,心初生起之量為何種?於如是法門,雖作聞思修,未入其要為何因?


 與中士共道亦即細分出離心修要中所出問題如下:

  Q79:對與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與正行,應如何理解?
 Q80:苦集是所捨,滅道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顛倒而說,先果(苦)後因(集)呢?
  Q81:當如何明集諦?
  Q82:知苦諦已,生起求解脫之心,何以不於苦諦後,即說滅諦?
  Q83:應如何認識滅諦之解脫?
  Q84:應如何生起求解脫之心?
  Q85:有說證空性,即任運能發菩提心,厭離輪迴之心,更無論矣,此說是否應理?
  Q86:思苦有何要義?
  Q87:性苦之行,是否即行蘊之行?
  Q88:生起出離心之量?生起出離心之要點?
  Q89:總攝生煩惱之相、業發之相、死及結生相續之相等三科,應如何瞭解其重點?
  Q90:應如何抉擇趣解脫道之自性?
  Q91:大乘菩薩不忍眾生苦,發悲願常入輪迴六道,救度眾生,不住涅槃,厭離輪迴之出離心,是否只為聲、緣小乘而說之方便?
  Q92:應修何等道,而為滅除生死輪迴?
  Q93:增上三學中,何故以戒為根本?
  Q94:應如何使此心對於戒學樂從,而非勉強?
  Q95:應如何使此心與自所受戒,護持不捨?
  Q96:「持戒」應如何修學?
  Q97:解脫之道,要在三學,於此共中士道,詳言戒學,而置定慧二學於上士道為何故?


 學習第二章上士道修心之道次第亦即示菩提心修要門中所出問題如下:

  Q98:發心為入大乘之門,然而有說,波羅密多乘(顯),依發菩提心為入門,密乘以灌頂為入門,是否應理?
 Q99:何故須入大乘?
  Q100:甘丹派大德說:「上者一度非二涉,從初即可入大乘。」應如何理解此義?
  Q101:何以入大乘之門,首應知發心功德?
  Q102:大乘發心功德有何種?每種有何要義?
  Q103:何故說發心為大乘命根?
  Q104:此心(菩提心)如何發起,此一標題有何重要性?


 由七因果教授之門生起菩提心法中所出問題如下:

  Q105:七重因果言教之「七重因果」應如何解釋?
  Q106:總攝七因果言教有二義,於此二義,應作如何理解?
   Q107:修求菩提之心,從利他心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從何而起?
   Q108:四無量心中之悲無量,與七因果教中之悲心,有何差別?
   Q109:關於二種教授,云何「七因果攝自他換,自他換不攝七因果」?
   Q110:何謂具足定量之發心?
   Q111:何以修七因果言教,須先修平等捨心?
  Q112:平等捨修法,有怨、中、親三種同時修法,有先觀中、次親、後怨讎次第修平等捨者,二法應如何修及其意義?
  Q113:平等捨之修要?
  Q114:七因果言教中,修知母法門為重要,然而最為難修。要在何處?云何為難?
  Q115:依教如何思修知母?
  Q116:依理如何思修知母?
  Q117:關於等流心識,此一根本問題,外道有何於此相反之承許法?對諸反論,應如何認識?
  Q118:知母已次當念恩,從今生母、次父、親眷、次推中庸、仇讎、乃至飛禽走獸,何故如是次第思修?
  Q119:何故念恩修法,當於生母之恩,數數思修?
  Q120:知恩不忘報,畜類亦能,況為人乎?惟報恩以何為究竟?
  Q121:云何諸佛說修悅意慈心於大悲二者種,先說修悲心,諸佛菩薩亦先贊大悲?
  Q122:如何知悲心通內外道?及其差別?
  Q123:修悲心之法,何故先以屠夫將殺之牛羊為所緣,次移生母、親眷,再移中庸境,漸次推及一切所有情?
  Q124:大悲生起之量?
  Q125:慈心修法,是否與修悲心次序、緣念相同?
  Q126:何謂慈梵福報?
  Q127:慈心生起之量?
  Q128:修增上意樂之要義,云何為增上意樂之要義?
  Q129:修報恩時,亦曾想以離苦得樂報其恩,此與增上意樂,有何不同?
  Q130:云何為相似菩薩心?
  Q131:云何為願行兩種菩提?


 由自他相換之門生起菩提心之法中所出問題如下:

 Q132:依七因果言教,已能發起菩提心,何故再加自他相換法門?
 Q133:七因果言教與自他換兩種教授,合併而修,此為宗喀巴大師教授,如何合併法?有何差別?
  Q134:何謂自他平等心?
  Q135:何故須思修愛執自我之過患?
  Q136:愛執自我有何過患?
  Q137:修他愛執有何障礙?應如何破除此障?
  Q138:愛執他者有何勝利?
  Q139:當如何生起他愛執之理?
  Q140:應如何明自他相換義?
  Q141:自他相換修法,不言其具體修法,但言其若干種,及其概要?
  Q142:如何贊自他相換法,等同密法「金剛念誦」?
  Q143:二種教授合修法末尾兩科——增上意樂、菩提心,雖與七因果同,但應如何銜接而修?
  Q144:修菩提心法,下座後應如何修?


 以發心軌則受法科目中所出問題如下:

  Q145:以發心軌則受法,以何身為贈受與不增受?
 Q146:修學發心已,於任何事,不捨一有情,仍按經中有殘害佛法者,不可與慈之文,應如何理解?
  Q147:得菩提願戒已,應如何守護不失?
  Q148:菩提願心學處,分捨與退二種,應如何抉擇?


 發心已於學處須修學之相科目中所出問題如下:

 Q149:發心已於學處須修學之相?


 方便與智慧隨學其一不能成佛科目中所出問題如下:

 Q150:方便與智慧,隨學其一,不能成佛之理?
 Q151:何得謂方便與智慧?
  Q152:何得謂世俗菩提心,及勝義菩提心?
  Q153:支那堪布大乘和尚所主之見——「任何亦不分別,即是成佛之道,施戒等者,是為未能修如是了義之庸愚而說……」等語,是否與大日經所說,全而不錯之道相合?
  Q154:若謂和尚乃一門頓超之法,應如何理解?
  Q155:內地習禪宗者所言,極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見,對宗主達摩應如何理解?
  Q156:有謂「禪宗之禪,非四禪八定之禪,任何不起分別,乃修空性慧度,以但學慧度,餘何須用。」對如是之言,應如何解答?
  Q157:若謂:「非廢止施等諸度,唯修慧而施等自具,謂於彼等任何亦不思維,則皆全矣,以不耽者能施、所施、施故物,而無緣之施即全,如是餘等亦全。經中亦說,於一一地中攝六度故耳。」作此言時,當作何解?
  Q158: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經說:「於施等六度,現行耽著,是魔之業。」三蘊經亦說:「由墮所緣而行布施,及執戒為勝,守護戒等,彼等一切,皆當懺悔。」梵問經說:「盡其所有一切行之觀察者,分別也,無分別者菩提也。」如是等處,當作何解?
  Q159:恩師說:「破支那堪布,應知其與教相違,與理相違,自語相違。」當如何知其此等相違?
  Q160:於菩薩學處求學,及學已受菩薩戒之程序?
  Q161:菩薩應行應斷綱要?


 學行六度、四攝法門中所出問題如下:

 Q162:菩薩應依何學處?
 Q163:諸學攝於六度,彌勒所著大乘經莊嚴論中,如佛密意(如佛說:「善男子,應修布施乃至智慧波羅密多,而得圓滿菩提。」)而為顯釋,其中六種數決定之理,試驗期要?
  Q164:兼則六度次第決定,有何次第及其概要?
  Q165:何謂施之自性?
  Q166:何謂圓滿施度?
  Q167:施之差別?
  Q168:施度於身心生起之法?
  Q169:修施時意化身受用善根等,無盡施於有情,有何意義?
  Q170:菩薩於受用衣食等之意樂,何謂成染犯,非染犯?
  Q171:應布施之十種對境?
  Q172:於十種對境,應具何種殊勝心?
   Q173:布施應遮止何種心?
   Q174:施不應行法?
   Q175:捨不捨之理?
   Q176:應圓滿具足六戒正學而施,何謂六種正學?
   Q177:每度攝六度,如以布施應如何攝六度而修學?
   Q178:所施之身、受用、善根,應如何修學舍、護、淨、增
   Q179:於前中士道已說三學,既已說戒,何以於此六度又重說戒?
   Q180:戒之自性(即何者是戒)?
   Q181:戒之差別?
   Q182:於身心如何生起持戒之法?
   Q183:有說:「初業有情以律儀戒為首要,如行菩薩以攝善法戒為首要,地上菩薩以饒益有情戒為首要。」,是否應理?
   Q184:何者為忍之自性?
   Q185:忍之差別?
   Q186:修忍於身心如何生起之法?
   Q187:修三忍之理,有何要義?
   Q188:何者為精進之自性?
   Q189:精進之差別?
   Q190:精進於身心生起之法?
   Q191:何者為靜慮自性?
   Q192:靜慮之差別?
   Q193:於身心如何生起靜慮之法?
   Q194:何者為智慧之自性?
   Q195:智慧之差別?
   Q196:智慧於身心如何生起之法?
   Q197:何者為生清淨慧正因?


 學行四攝成熟他有情科目申所出問題如下:

  Q198:何以菩薩成熟他有情,次應學行四攝?
  Q199:菩薩萬行,皆可以六度、四攝攝之。從初發心,乃至未得"無學位"前,皆須勤行六度。試略言由此而經道位概況。


 學習第三章止觀修法亦即示後二度學處——禪定與清淨正見之修要所出問題如下:

  Q200:止觀乃內外道所共,而菩薩於六度,應修學之止觀,為何種止觀?
  Q201:修「止」經教,已有與佛密意相合之經莊嚴論、辨中邊論、瑜伽行論中聲聞地等,何以宗喀巴大師尚須造論?
  Q202:何者為修定之順境?
  Q203:何者為修止所依之資糧?何故須此諸資糧?
  Q204:修定應以何為加行?
  Q205:何謂止觀自性?經說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應如何正解?
  Q206:遠離二障,須修止觀,當如何解釋二障,及彼二與止觀關係?
  Q207:有認「定境」為證真如者,及有不依所緣而修者,其誤點安在?
  Q208: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有認為皆「觀」之異名,即是觀量,是否應理?
  Q209:忘如何認識止道於觀道之差別及其要義?
 Q210:心為外境所奪之義,應如何了知?
 Q211:或問菩薩豈非未具真實明顯現證空性耶?以聲聞多生重「專住」時長,菩茫注重「觀察」時長。
 Q212:有謂先即以空性,為修止之所緣,故同時即可得勝觀。因止亦可以真俗二諦,隨一為所緣,何必先止後觀?


 修止法門中所出問題如下:

 Q213:修定初修時,選擇所緣之法,應如何選擇?
 Q214:一心專注所緣之法,試言其要?
 Q215:初觀所緣應注意事項?


 修止法門中離五過修八對治法等所出問題如下:

 Q216:未得定者,如何對治懈怠?
 Q217:修定勤時,久住所緣,則沈掉自生,心即不善住所緣,是為忘念過失,應如何對治此過?
 Q218:心住定時,沈掉二者為過失,應如何對治?
 Q219:沈掉生起之因?
 Q220:何謂正念、正知,及其差別?
 Q221:欲除沈掉,先須認識沈掉體相,應如何認識及如何對治?
 Q222:應於何時放緩?將何放緩?


 修止法門中九住心、六力、四作意等所出問題如下:

 Q223:試略言九住心相?
 Q224:依師傳教授:九住心修時,不能置書於面前,最略須將離五過、八斷行、九住心等領會於心中(修菩提道次第各法門之綱領料目亦然),例如九住心須逆溯、順次均能熟記其要於心中。以此試言九住心逆溯、順次之概況。
 Q225:六力之概要?
 Q226:四作意之概要?
 Q227:真實成止之量?
 Q228:無著聲聞地說:「賢首,當知如是所緣,甚為微細,難可通達!汝應發起猛利欲樂為求通達,發起精進。」吾人對此論義,應如何正解,而生起認識?
 Q229:得遠離沈掉,入定出定皆得圓滿殊勝輕安之三摩地,究於五道,屬何道呢?
   Q230:總依具明分、住分、輕安之三摩地,所趨之道?


 修觀法門中所出問題如下:

  Q231:觀之略義?
  Q232:修觀資糧中,何為修觀之主要因素?
   Q233:修觀聞思應依何種經教?
   Q234:修中觀見,應依了義教,然吾人智淺,於三時教,不能抉擇何者了義,何者不了義。若依語不依義,則佛語第三轉法輪,方是了義。又二大車軌,所言又互相異,究竟何所適從?
   Q235:了義與不了義之義,應如何簡釋?


  修觀法門中別明抉擇見二目中一目明染污無明科目中所出問題如下:

  Q236:試略言自宗認識無明煩惱之情況?
  Q237:攝要而言,云何為我執及無我義?
   Q238:對於我執及無我義,應成、自續兩派之差別?
   Q239:云何我執為煩惱之根本?
   Q240:云何薩迦耶見,分我及我所二種,及其與我執之差別?
   Q241:執蘊無明(法我執),薩迦耶見(人我執),同為煩惱之裉本,得毋疑乎二執混而為一乎?
   Q242:設有難則問:如寶論說,無明為生死根本;又如入中論說,諸煩惱過患,見由壞聚見(即薩迦耶見)而生。生死根本不應有不同之二,應作何解?
   Q243:薩迦耶見,以我為所緣,生起實有執,同時與我相連之貪著隨起之概況?
   Q244:云何愚癡無明遍一切煩惱?若知愚癡無明,是煩惱與輪迴根本,如提婆說:「能誅愚癡,即誅諸惑。」然則用何法以誅之?
   Q245:本宗說:染污無明為流轉生死根本,指俱生我執,非分別我執。試明其義?
   Q246:我與自性,乃無明耽著之境,是所應斷。此於依道斷,依理斷二者中屬何種?
   Q247:問諦實(我或自性)若有,如何能斷?若無則何須斷(自性既無,將以何為所斷)?
   Q248:內道佛子,依佛密意,決分幾派?試說各派之密意,及各派認識之「所斷」。
   Q249:云何各派於應破之量,所許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狹,或太過),試言其概。


  修觀法門中明抉擇見二目中第二目尋求無我見科目中所出問題如下:

  Q250:欲斷無明,須求通達無我見,以是否唯依顯教而說,密宗為迅速成佛之法,或有他徑?
  Q251:云何於我執,損與不損之義?
   Q252:由法我執而後有人我執,云何依修見次第,先說補特伽羅無我,後說法無我?又由此所引發諸義?
   Q253:本宗應成派認識補特伽羅之不共特法(不共餘宗),及他宗之認識?
   Q254: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唯由分別有有性,若無分別無有性。」應如何顯此唯分別安立之義?附唯由名言安立一問題應注意四點。
   Q255:總說應如何抉擇明我無自性?
   Q256:應如何始見障真實空見之障——我執?
   Q257:云何肯定其(所執之狀之我)所屬為一為異?
   Q258:應如何決定了知自性之我與蘊非一之理(即決定破除一品之要)?
   Q259:應如何決定了知自性之我與蘊非異之理(即決定破除異品之要)?
   Q260:依四種扼要推思後,應如何修法?
   Q261:說一異二品有何過失?
   Q262:由四種扼要,及如我與蘊或一或異,均有過患,應生如何結論?
   Q263:初得空見之情狀為如何?
   Q264:建立我無自性之理據有三,令因明三法,試言其概?
   Q265:問應成派自宗,於前後念我,雖不許自性成就,然亦許剎那生滅,且許前後念我各異,亦當如彌勒、近護非一相續,而把此(彌勒)作業,彼(近護)受果之過。試言其理?
   Q266:願如何明我所無自性?
   Q267:如何明如幻義?
   Q268:有說:「空性離言離想,任何念想,皆不能修。」此說是否應理?
   Q269:云何為「心所作空」,「一分空」、「無義空」等?
   Q270:或說空性非心境,非所知境,是否應理?
   Q271:若了知影像等如現而空,即是了達彼能無自性者,則異生既己現證,應成聖者?若非達無性,則彼如何能作無自性之喻耶?
   Q272:試言相似現為幻之理,及舉相似如幻之例。
   Q273:宗喀巴大師說:「披等所引現之如煙霧相,非如幻之理、此種境界,實無所難,其所難者、謂能了達遮一切法之自性成就,而又能決定安立無自性之補特伽羅作業受果等,毫無錯亂之二事並立者是也。」試言其要。
   Q274:三摩地王經說:「三有眾生皆如夢,此中無生亦無死,有情人命不可得,諸法如沫及芭蕉,亦如幻事與空電,等同水月及陽焰,無人從此世間沒,而更往生餘世間,然所造業終不失,黑白亦各熟其果。」應如何正解?
   Q275:依何方便現無倒如幻?依師教授應如何瞭解此中『現空雙合」之理趣?
   Q276:於破除人法二我執之方便中,何放光破除人我,並以一異理據而為破除;次破除法我,以緣起理據而為破除?並試說緣起三理之要義。
   Q277:依生緣起,應成派與他宗共,所不同者為何?
   Q278:試言自宗所許不墮四生邊際之理論?
   Q279:能知諸法性空,又罷了知業果,且能依之而善取捨者,云何為希有中之希有?如何方生如是定解?
   Q280:應如何抉擇法無我?
   Q281:云何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說:「成立無為法無自性,以前成立補特伽羅及有為無自性之理,而成立虛空、擇滅、非擇滅、真如等無為法無自性亦甚易?」
   Q282:藏中諸派,如覺朗派,說真如有自性成就,及自空他空,俗有真無,非有非無等,皆自命如中觀應成派。彼等是否與真正中觀應成派之見相合?
   Q283:或問中論說:「有為法無故,何得有無為。」如上解者,則六十正理論說:「若諸佛宣說唯涅槃真實,智者誰復執餘法虛妄。」此說唯涅磐真實,餘法不實,法界贊亦說:「凡是佛所宣說空義經,皆為滅除煩惱,非滅此法界(寂靜安樂自性清淨法界)」此說空無自性之經,是為滅除煩惱而說,非說無此本性清淨法界,寧不相違耶?
   Q284:藏中狹卻巴說:「若如月稱所說,空性無自性,則成斷空。應說別有能所取空之智慧,乃是究竟空性。」此種說法,是否應理?


  修觀法門中建立世俗、勝義二諦科目中所出問題如下:

  Q285:分二諦之事,如集學論說:「所知亦為世俗、勝義二諦。」此以所知為所分之事也。然先德有多種說法,試舉其說,是否合理?
 Q286:如何分別二諦之數?
   Q287:試分別二諦之義?
   Q288:(《滅除心闇曼殊意光論》文殊院版原缺,望知者提供給我,以補上此處之遺漏。)
   Q289:應如何釋世俗與諦字義?此中有何誤解?應如何正釋?
   Q290:應如何釋世俗諦之體相?
 Q291:世俗諦之差別應如何了知?
 Q292:若則就世間知之前,應無正世俗,以正即非世俗,世俗即非正故。何以此論說,依世間量立正世俗?
 Q293:應如何釋勝義與諦字義?
 Q294:應如何釋勝義諦相?
 Q295: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中說:「此聽見之勝義,即一一法有二體性之勝義體性,亦即諸法自性本空之性淨涅槃,如其所應離垢種時(垢謂煩惱、所知二障),亦即滅諦涅槃。」此中有幾種難解問題,試詳其義。
 Q296: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中說:「以是當知,安立名言有時,雖不須以見真實理智成立,然須名言量與理智量不相達害。」應如何正解?
 Q297:有說:若唯名之外,別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義者,則不須說『唯」詞,此說合理耶?
 Q298:自續派於蘊聚上尋覓立名之義,而後安立,自宗(應成派)不許彼義。試言其理?
 Q299: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中,關於勝義締釋難,於任何不見即見勝義問題,有何斷諍論義?
 Q300:釋難中,關於勝意諦非一切種智所行境問題,有何斷諍論義?
 Q301:釋難中,關於一切心、心所行悉皆斷除問題,有何斷諍論義?及有無勝義?
 Q302:於此對於達空重要性,吾等應如何思維?
 Q303:既引經成立勝義諦,若說此師(月稱)宗說勝義諦非所知法,及說聖根本定,無證真實義智,是否應理?
 Q304:若佛不見蘊等,如何說佛具十力時為一切智,具一切智而不見蘊等即成相達。於此問題與佛智顯現之理有何斷諍論義?
 Q305:勝義諦差別應如何了知?針對過去藏中人士誤解真勝義及隨順勝義,宗喀巴大師是如何正解?
 Q306:昔中觀分二:一、理成如幻,二、極無所住二派。印度馬鳴菩薩等分此,謂前即自續派,後即應成派,原無不合。而藏中人士以為許勝義諦現空雙聚,為理成如幻派;唯於現境能滅戲論,即極無所住派,則為非理。試言其故。
 Q307:由於過去藏中人士誤解自續派諸師論義,故所許非理。並誤認空性有「非遮」之義,其根源皆由於不辯何為「成」、「遮」之義,特別是何為「無遮」、「非遮」之義。故應詳「無遮」、「非遮」之義。
 Q308:應如何理解二諦數數決定?
 Q309:若問:善達二諦,有何重要?
 Q310:能解釋佛語者,以何為最善?並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修觀法門中正修觀法科目中所出問題如下:

 Q311:修觀法分三大科中,以上所作問答,皆屬第一科修觀資糧;第二科為正修觀法,試舉正修觀法初、中、後綱要。
  Q312:正修觀法中,止修住所緣之法,其概要如何?
 Q313:試言定中修如虛空之概要。
 Q314:試言後得修如幻化之空見修法?
 Q315:試言得止後修觀之法應如何?
 Q316:云何為相似中觀之空見?
 Q317:云何為唯名假立之業果?
 Q318:初業有情應如何修觀?
 Q319:應如何理解緣起性空之理?
 Q320:善修之情況應如何?
 Q321:抉擇法無我有為法中,抉擇色法非自性成立之法,其概要為如何?
 Q322:抉擇心法非自性成立之理,其概要為如何?
 Q323:抉擇不相應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為如何?
 Q324:抉擇法無我無為法,無自性之修法,其概要為如何?
 Q325:得相似中觀時,當入何道位?
 Q326: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觀之義,其概要為何?
 Q327:如是次第修止觀法,是依大小何乘?
 Q328: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觀之法,其概要為何?
 Q329:云何若未得無我見,隨如何修,或觀察修,或專注修,終非修真實(勝觀)?
 Q330:云何不憶彼見(勝觀),亦非勝觀?
 Q331:云何先思一遍(無我見),其後一切無分別住,亦非修真實(勝觀)?
 Q332:云何唯安住見,皆非勝觀?
 Q333:應如何修,方是修勝觀之法?
 Q334:此正修觀,乃已得止以後之事,何以尚須修止?
 Q335:有一類人士說一切分別皆是「應破分」(須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師破斥甚廣,云何非理?及其誤點安在?
 Q336:過去藏中先德異說紛紜,但考其修法總不出不分別一途。有說:名言有;勝義無,有說:名言由顛倒而有;又有說:非有非無者;有又自稱為應成派全不立宗,故無過失可指者。其要點症結安在?
 Q337:若由觀察慧,以求無別慧,因果二法則不相順,於此應如何理解?
 Q338:過去藏中先德引諸經論執為口實,但多誤解。宗喀巴大師對彼等誤解諸經論,如何正解?
 Q339:如上廣破邪執,乃欲顯正義,然則修中觀正義,總攝其要,應如何修耶?


  修觀法門中分三大科中第三科成觀之量(即真正中觀之量)科中所出問題如下:

 Q340:云何為成觀之量(即真正中觀之量)?
 Q341:依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所示:云何為隨順勝觀,及真實勝觀?觀輕安與止輕安之關係為如何?
 Q342:依自宗止觀雙運之法,應是如何?
 Q343:吾人從依止善知識起,至止觀雙運,修學至此,應如何提綱挈領,攝要思維,以便心中攝持?
 Q344:一切法門,後後依於前前,已如前說。若以密乘而言,其後後依於前前之要領為如何?


  學習第四章大乘密教無上瑜伽法門中所出少量問題如下:

 Q345:何以宗喀佛不於菩提道次第廣略兩論中開演密乘,而別開密宗道次第?云何為合器與非器?

    後十五問屬於金剛乘教法,非受灌頂不能閱讀,謹從略。